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创业阅读 > >
33岁,又一位VC回家接班
2020-12-22 15:30:04 创业阅读 > 编辑:周杰 全屏查看
简介我们的投资经理很多都是创二代,资源资金都很充沛,家世好还很努力。”这样的现象在VC行业并不罕见,风险投资的快节奏和工作内容的丰富性,使得很多年轻人愿意从中去得到历练。
本文来自: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张继文 杨继云。
眼下,越来越多的创二代进入VC/PE圈,他们成为这个行业一股另类的新鲜血液。
又一位80后正式继承家业。
获悉,12月16日晚间,红蜻蜓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长钱金波先生提名,及董事会审议,同意聘任其子钱帆先生为公司总裁。
钱金波是赫赫有名的“温州鞋王”,他一手创办的红蜻蜓,最高峰开店超过4000家,每月进账两亿多,曾被誉为最会赚钱的皮鞋王。对于此次交棒,钱金波曾告诉儿子:“你要愿意承担,就来接;如果不愿意接,我也不勉强。我一定让你自由选择。”
鲜为人知的是,今年33岁的钱帆与VC/PE有着很深的渊源。当初毕业后,钱帆没有当即进入红蜻蜓工作,而是到一家创投机构工作了一年,后来他还利用自身资金做起了LP。目前,其名下多家关联公司仍然涉及投资业务。
钱帆的经历并非个例。现如今,VC机构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实业二代们,进入创投圈历练似乎成为一种标配。
56岁温州鞋王交棒:如今,87年创二代接管红蜻蜓
红蜻蜓的背后,是温州人钱金波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1964年,钱金波出生在浙江永嘉。在22岁之前,钱金波学业和工作都不顺利。从小到大,钱金波数学物理成绩特别差,他的初中班主任曾说,像钱金波这样的同学,到生产队弄不明白工分。后来他学习木匠,刚学第二个月,一次在干活的过程中,凿子不小心落到大腿中,差点把自己弄残疾。
学习和做手艺都不行的他,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卖鞋赚钱。于是,22岁的他加入了卖鞋的行列。此后十余年,他靠着推销皮鞋的工作攒下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5年,31岁的钱金波不想再东奔西跑了,便回老家温州,成立了自己的皮鞋厂,并取名“红蜻蜓”。
当时,温州皮鞋市场有将近4300家企业,红蜻蜓却用了一年时间迅速打开知名度。钱金波先从设计下手,专门到米兰请设计师,帮自己设计意大利最新款式;而后,他又推出渠道策略:让渠道商拿大头,自己拿小头。1996年,红蜻蜓销售量突破了千万;1998年,红蜻蜓开始尝试终端销售,一年时间里,红蜻蜓在浙江、湖北、安徽等30个城市开了近300家直营店;2000年,红蜻蜓产值超过1亿。此后几年,红蜻蜓一骑绝尘,成为了中国鞋业的领头羊。
高光时刻随之而来。2015年6月,红蜻蜓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此时,它已在全国布局了4000多家销售网点,背后那位数学不及格的温州商人身家也涨到了43亿。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整个鞋服行业进入行业期,红蜻蜓4000多家线下门店处于关闭状态。3月8日,年过半百的钱金波走进直播间带货,并给自己取名“波波大人”,此后,钱金波每个月都会直播一次,红蜻蜓股价也出现大幅上涨——从5月底开始,红蜻蜓市值暴涨超15亿,在6月22日、6月23日更是出现连续两天涨停的强势行情。
在公开采访中,钱金波提到了他的儿子钱帆。红蜻蜓一系列直播活动的策划,都是公司副董事长钱帆在组织和指挥,他自己实际上只是个“演员”。或许是此次钱帆的表现,让钱金波放下心来。
如今,56岁的钱金波终于将自己一手打造的“红蜻蜓”,交给了33岁的儿子钱帆。12月16日晚间,红蜻蜓发布公告,钱金波辞任总裁,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同时,经公司董事长钱金波先生提名、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查,并经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钱帆为公司总裁。
曾在投资机构任职,33岁的接班人也曾悄悄做LP
身为创二代,钱帆也与创投圈渊源颇深。
1987年8月,钱帆出生在浙江温州,后随父亲到了上海。在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读到高二,钱帆前往英国求学。这七年时间里,钱帆选择了跟公司经营相关的学科——商业管理。2011年6月,即将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的钱帆面临着人生一个重大决定:找工作还是继承家业?
在毕业之前,父子俩便针对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进行了探讨。与中国传统父亲一样,钱金波希望钱帆能够接过红蜻蜓。但是,钱金波告诉儿子:“你要愿意承担,就来接;如果不愿意接,我也不勉强。我一定让你自由选择。”
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钱帆并未选择进入家族企业,而是选择了上海的一家投资公司作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年后,钱帆辞去工作,进入了红蜻蜓。此后几年,钱帆拿着最低工资先后在设计部、采购部、研发部、销售部轮岗。
不到三年时间,钱帆在公司内部几个核心部门先后学习了一遍。钱帆曾回忆道,在基层的轮岗让他对于鞋子的研发、设计、生产都有了深刻的了解,脑海里的“时尚”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枪实弹”地一针一线。
正因如此,钱帆渐渐喜欢上做鞋这个行业,也慢慢发现了红蜻蜓的问题:红蜻蜓太“土”了。这家成立25年的老品牌想要变时尚并不容易。钱帆也并不着急大刀阔斧地改革。
2015年,钱帆开始独立门户,在上海注册成立“DNEST”品牌。在这5年时间里,钱帆将自己学习的内容一一实践:从产品设计到研发,再到进货、零售,他都一一过问。对于钱帆来说,“这个项目不是要赚多少钱,而是给我思维上的一个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正式接任之前,钱帆基于自身的投资经验和资金优势,做起来LP(有限合伙)。其名下关联公司包括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尚承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沣石二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磐石腾达源叁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其中,钱帆是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尚承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持股比例为57.00%,为第一大股东。
实际上,红蜻蜓也在涉足投资业务。2019年4月,为拓宽产业投资领域,红蜻蜓曾与协立投资、浦口高科发起成立基金,投资于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而据天眼查的数据,钱金波名下的关联公司珠海横琴昆鹏华新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等。
进入VC圈历练,渐渐成为创二代标配
如今,实业中的创二代们,越来越多隐藏在VC/PE机构中。
沪上一家VC机构曾告诉投资界,“我们的投资经理很多都是创二代,资源资金都很充沛,家世好还很努力。”这样的现象在VC行业并不罕见,风险投资的快节奏和工作内容的丰富性,使得很多年轻人愿意从中去得到历练。
深圳一家本土创投的LP,出资的条件就是让自己的下一代可以到机构中去锻炼。而后续是开创自己的VC事业,还是历经磨练后回到实业当中,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因此有人调侃:你身边看似默默无闻的投资经理,说不定哪一天就回家继承家业了。
创二代进入VC/PE圈历练,正渐渐成为一种标配。11月25日,海澜之家发布公告称,周建平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其子周立宸正式接班,这位32岁的接班人从清华大学金融专业本科毕业后,为了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曾隐匿在上海的挚信资本打工。
某VC机构投资经理透露,身边创二代们一般都会参与一些投资事务,以集团的名义,或者自己入职创投机构。也有一些创二代选择暂时不继承家业,而是专注于投资。
日前,银鹭创始人陈清水家族即将从雀巢集团手中买回银鹭花生奶和银鹭罐装八宝粥在华业务,这也让陈清渊之子陈朝宗这个神秘创二代浮出水面。陈朝宗并没有进入银鹭集团,而是自己从事投资行业。除了自创基金投资项目,这位80后年轻人也做起了LP。天眼查APP显示,陈朝宗名下关联公司超30家,是坚果资本、七匹狼创投、启诚资本等多家基金的高管和股东,其一家关联公司还是知名本土创投机构达晨财智的LP之一。
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案例则是王思聪做VC。2009年,由于不愿介入万达的管理,王健林因此给了王思聪5亿元创业,当年21岁的王思聪,就成立了普思资本。天眼查显示,目前其投资规模已超过30亿人民币,投资了乐乐茶、得物、笑果文化、网鱼网咖等四十多个项目。
眼下,越来越多的创二代进入VC/PE圈,他们成为这个行业一股另类的新鲜血液。
相关活动
相关阅读
-
VC已经进入“宏观少红利、微观拼能力的新阶段”
在“宏观少红利、微观拼能力的新阶段”,确保不出局,在不确定性下也有确定的决策方法论。 -
资本造富也能“造负”,创业者如何玩好融资这场游戏,才能不让自己掉入坑底?
资本的造富奇迹想必大家一定听过不少。网络上经常报道的“90后老板凭借一个APP融资上亿套现”,“濒临破产却靠融资起死回生成为市值700亿的独角兽企业”……这些信息,给我们创业者的感受就是——资本的力量... -
找投资?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前几天,有人问我去哪儿找投资人?比如,怎么找到徐小平投我?怎么找到真格基金的人?听到这个问题,我一口血喷出来。“我怎么去找投资人?”今天一个创业者,这句话一旦问出口,就别干了。因为在创业路上,比这个问... -
为什么人才辈出的企业都重视“职业序列”?
职业序列是人才系统重要的基础件,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没被用好,其价值也普遍被低估。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组织官,作者左谦。本文主要观点将人才按照职业序列进行区分,本质上是尊重人的能力及志向的不同,实现... -
善用工具,事半功倍
工具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选对工具,善用工具,才能事半功倍。管理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因为复杂,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
戴汨:凡人的生存法则
“神人”都有一个特点,他们无中生有的发明了一些东西或者发现了一种理论,从而改变了后世人类文明的进展。马斯克的SpaceX会不会继大航海之后,开启人类的星际文明,值得想象。 -
信任落在谁身上,谁就更有价值
人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店很难复制,有些就比较容易。有些人很难做平台,有些人就可以。谁承载了用户的信任,用户的信任落在了谁身上,谁就是信任主体。 -
SaaS创业:我们为何要追求极致?
还有多少企业在用的App没有“深色模式”?难道企业App的用户就不是喜欢页面好看、操作体验舒服的个人吗?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给客户带来使用价值,不去追求表面的好看。那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 我们为何要追...